龙工视频 龙工微博 手机网 中文 / English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媒体 > 公司新闻
专注“精”和“细”
时间:2005-05-28 作者:龙工 浏览量:
    饶永强,身材高瘦,性情内向,拙于言词,这是他给人的最初印象。但熟悉他的同事们都知道,高超的技能和勇于创新的犟劲,才是他的主要性格特点。也正是这些特点,使他获得了上海市2004年“质量能手”称号。
    6年前,怀揣一张技术学校毕业证书、刚满二十的饶永强,走进了龙工。凭着他对工作的激情、坚韧不拔的态度和虚心好学的精神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工装模具组组长的岗位。
    饶永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我们搞模具工装的只有在‘精’和‘细’上下功夫,才能不断突破工艺难关”。是的,工模具从设计图纸到实物制作,初看简单,实则复杂,非一般技能可及,涉及到车、钳、刨、磨、镗、钻以及钣金等工艺。饶永强为了掌握这些手艺,达到“精”的造诣 ,着实费了几番工夫。
    第一步就是学。车间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是他的师傅,他常常不耻下问,虚心求教,有时候甚至站在正在工作的老师傅身旁,默默地揣摩着一招一式,甚至连噪音的变化都记在心里。除了在现场学习之外,他还不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,下班后经常一头扎进书堆里,先后系统地自学了《CAD制图》、《模具制造》、《钳工技术》等书籍。并把技术操作难点要点写在随身的小本上,认真琢磨。
    第二步就是练。他像学生做数学题一样,往往一个模具的图纸在电脑上要画上几十张,反复比较,在无数次的否定中寻求最佳方案。在操作中,一个角度的把握,一个弯度的定型,他都要练出一套最佳步骤。
    经过长期的学和练,饶永强的技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也使他工作起来如虎添翼。装载机驾驶室的仪表盘每天安装不下于五十个。在传统工艺上,每个仪表盘的安装都要经过剪板、冲孔、等离子切割、清渣、钻孔等工序,既费时又费工,而且定位精确度难以把握。饶永强在仔细观察各工序的要点和反复征求用户的意见之后,按照仪表的功能,以最方便操作为目的,大胆设计出独特的模具,使得各种仪表有机组合,变五道工序为一道工序,一次成型定位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合格率提高到100%。
    2004年月上半年,公司研发新型压路机,饶永强接到了制作变速箱窗盖模具的任务。这是没有前例的新型模具制作,难度很大。员工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。他又像做数字题一样,在吃透了钣金工艺原理之后,把制作要求当成已知条件,把难以克服的工艺作为未知条件,在电脑上排列组合起来。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,他巧妙地找出了答案,并把答案细化成一套简易的操作方法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模具就制作成功并投入使用。
   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,他在工作中强调的“精”和“细”行之有效。如果说“精”是工作要求的话,那么“细”就是工作方法了。
    一次,为解决某机型前车架毛坯总成镗削余量偏差引起的问题,饶永强带领组员们来到车间,跟班操作,排查各工序细节,重点抓住定位尺寸要素,统一基准,结合找正、校对、定位三个步骤,反复试制,终于把偏移量降到了许可范围以内,消除了不合格因素。
    在上海市“质量能手”颁奖会上,面对荣誉,当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时,饶永强憨厚一笑:“荣誉是大家干出来的”。
新闻搜索:
热门关键词:
龙工 叉车
媒体联系人
联系人:倪先生
电  话 :18802199070
全站 产品 新闻